首页 > 乡村振兴 > 种植技术 > 花卉 正文

世界四大切花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30 

  张黎    教授    宁夏大学农学院

  2013年10月24日
  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
  四大切花是指月季、香石竹、菊花、唐菖蒲。这四种切花的产量和销量在世界上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称为世界四大切花。
  切花月季
  月季作为鲜切花市场上的主要花卉品种,已经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月季鲜切花的消费比例逐年上升,已经占到整个鲜切花消费量的50%以上。对于月季,中外爱好者有增无减,新品种不断增加。在我国,截至今年,以月季为市花的城市有60多个,在现代月季基础上培育出的新品种约60个,其中“绿云”等少数新品种已进入国际市场。
  切花月季是世界著名的四大鲜切花之一,花色、花型丰富,香味浓郁,享有“花中皇后”的美誉,可广泛用于制作各种花篮、花束、花环及瓶插花等插花装饰品,在社交礼仪活动中随处可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切花月季的年消费量也在迅速增加,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可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
  生产消费概况
  切花月季为现代月季中适宜作切花栽培的一些品种的总称,是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在世界花卉产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91年全世界切花月季产量为45亿支,以后呈逐年上升之势,1998年仅荷兰阿斯梅尔拍卖市场的拍卖数量就达16.2亿支,居鲜切花之首,占世界十大鲜切花的44%.
  在HT(杂交茶香月季)中,呈现如下特征的月季品种,就是切花月季。
  1 拥有健壮直立的花枝,这些枝条是足够硬朗的。剪切下来后,不论是瓶插、还是插在花泥上,或者其它方式,都能保持直立。
  2 当然需要拥有美丽的,大众能接受的花型与颜色。
  3 往往具备较长的瓶插寿命(采下来后,可以泡很长时间)。
  4 作为切花月季,还应该拥有很强的长势,以便于高产。
  香石竹
  康乃馨作为花卉名称,是英文Carnation一词的音译词,香石竹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主要生产国有以色列、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哥伦比亚以及肯尼亚、南非等国,各国或利用自然气候优势,或采用现代化全天候温室达到周年生产,同时培育抗病新品种,保持优质种苗性状的稳定性。是一种大量种植的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植物。通常开重瓣花,花色多样且鲜艳,气味芳香。康乃馨是最受欢迎的切花之一,代表了健康和美好。可供作插花、胸花等。
  香石竹具备品位高、色彩丰富、芳香、花期长、装饰效果好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据考证,公元前300年,希腊诗人狄奥弗拉斯图(ThepHrastus)称石竹类花为Dianthus,意为神圣之花,其中包括香石竹。16世纪波斯(今伊朗)陶器及瓦片上常绘有重瓣石竹类花卉。早期香石竹盛行栽培于露地作花坛。由于香石竹花期长、色彩丰富、水养期长,逐渐应用于室内插花,形成专业切花栽培。1895年美国育成劳森夫人(LadyLauson)香石竹品种,1939年美国又推出西姆(Sime)香石竹系列,奠定了至今标准香石竹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市场上又出现了小型多花香石竹。90年代以后,在花卉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迷你型香石竹和盆栽香石竹先后进入香石竹市场。
  香石竹栽培方面,无论栽培面积、生产数量还是销售产值,在各种花卉中都排名前列。在非洲的肯尼亚,1995年生产面积150公顷,出口额2192万美元。香石竹也是肯尼亚的主要出口种类。在美洲,哥伦比亚主要盛产香石竹,也是最大的出口花卉品种,1993年标准香石竹和小花香石竹占出口总量的50%,出口额为1.9亿美元。新兴花卉生产国厄瓜多尔现已生产迷你康乃馨23公顷。在亚洲,日本1993年生产香石竹5.86亿支,产值2.93亿美元。韩国栽培面积为167公顷。而马来西亚1996年栽培面积达到167公顷,出口康乃馨420万支。在欧洲,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土耳其、英国和荷兰等国栽培香石竹的规模都不小。匈牙利、土耳其着重生产香石竹插条,荷兰也向盆栽香石竹方向发展。
  我国栽培香石竹的历史不长。20世纪30年代,上海从国外引进种苗进行小批量的生产。直到80年代初,才开始规模性经营,90年代开始,在上海、昆明、广州、北京、四川等地采用设施栽培香石竹,产花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基本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但是,在迷你型香石竹和盆栽香石竹的栽培还刚刚起步,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供应品种
  康乃馨是我国鲜切花出口的主打产品之一,因此国内生产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一些出口量较大的品种,由于利润空间更大,颇受花农青睐,如‘小桃红’、‘红色恋人’等品种,这些畅销品种的均价在每株0.8元以上,即使是淡季也不会低于每株0.6元,其种苗价格也高出普通品种近50%,每株0.4元左右,而且销售呈现出供不应求,花农在种植这些品种获得高回报之后,更加意识到品种和品质的重要性,因此优质种苗受到花农的普遍追捧。此外,近年来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和国内消费者,对康乃馨品种、颜色等性状的喜好呈现多元化,粉色、绿色、白色等品种需求量增大,传统的‘马斯特’等红色品种和多头品种需求减少。
  2011年国内康乃馨种苗销售总量约为1.8亿株,种苗生产和销售的区域仍然集中在鲜切花主产区云南省,与2011年销售火爆不同2012年国内康乃馨种苗供应量约为1.6亿株。 
  属于云南三大切花之一的康乃馨,2005年种植面积约1.8万亩,占云南鲜切花总面积的近20%
  市场前景
  与前几年康乃馨种苗市场“诸侯乱战”不同,近两年康乃馨种苗的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小作坊式的个体户被淘汰出市场,一些中小规模企业或减产或转型,市场上形成了少数龙头企业独大的局面。2012年康乃馨切花生产基本维持了原有规模。康乃馨种苗的生产和切花销售已经慢慢步入正轨,产销两端都能获得合理利润,从业者的竞争转向为品种和品质的竞争。
  香石竹,又名康乃馨,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每年销量仅次于菊花,是花卉市场上周年供应最不可缺少的普通切花。它以色泽鲜艳、花色丰富、耐贮运、保鲜期长成为制作花篮、花束及其它花卉饰品必不可少的材料,也是高档宾馆、饭店及百姓家中常用的切花品种,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目前市场需求以单头大花型品种为主,辅以少量的多头型品种。
  中国上海于1910年开始引种生产,到20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80年代以西姆(Sim)系列品种为主,又从欧洲引进新品种,并进行脱毒快繁扩大推广。
  种植者调整好花期,重点从品种和品质上下功夫,保持平稳的行情走势,坚持“好花好价”原则,不可盲目跟风生产。
  韩国4月份对中国产康乃馨的进口规模达870万枝,同比增加65%。韩关税厅表示,一束(20枝)中国产康乃馨的平均进口价格为700韩元(约合人民币3.88元),但销售价格则高达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27.64元)。
  1月康乃馨价格出现较大涨幅,7个代表品种综合均价每枝0.9元,较上月上涨89.34%,是当月涨幅最大的大宗品种,刷新了2005年以来的高价纪录,高出历史最高月均价55%。分级批发价均价在每枝1.1--1.2元,比去年同期高出30%以上。
  目前市场上价格最高的康乃馨是绿色品种‘绿夫人’,A级每枝1.2--1.3元,上月同期价格为每枝0.65元左右;B级每枝1.1元,比上月价格上涨近80%。今年绿色康乃馨市场持续热销是保持高价的主要原因。白色的‘白雪公主’往年和‘绿夫人’价格差不多,但今年每个级别比‘绿夫人’低0.2--0.3元,但价格还是高于去年同期。销量最大的红色品种‘马斯特’,A级每枝1.25元,B级每枝1.1元,较上月均价上涨80%左右。
  复色品种涨幅最大的幅度为95%,均价最低为每枝0.93元;桃红色‘红色恋人’均价最高,为每枝0.95元,同比涨92.05%。多头‘芭芭拉’系列均价为每枝0.94元,同比上涨93%,涨幅居第二。其他品种如‘奥林匹克’、‘火焰’、‘俏新娘’、‘黄自由’、‘粉黛’、‘贝特’、‘紫罗兰’等A级每枝1元左右,B级每枝0.9元左右,较上月也上涨了80%以上。
  由于土地被征用,云南地区的康乃馨种植面积缩减了30%以上,产量降低使得价格居高不下。一些花农在其他地区开辟生产基地后,由于运费增加,花价也被拉动走高。今年康乃馨均价同比上涨了一倍,花价较高使得存货风险增加,往年东北备货的客商都不再存货。  
  此外,云南地区2013冬季气温偏低,康乃馨生长放缓,市场上鲜花供不应求。1月是花卉销售旺季,近期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增加,以及受产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康乃馨价格突然飙升。春节前后价格再次上涨,个别品种达到每枝2元的高价,绿色品种价格会保持稳中有升,红色系品种会随着春节临近出现较大涨幅。
  银川拟建全国第二大康乃馨基地
  近年来兴庆区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大新镇也引导农户从事花卉生产,以康乃馨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新渠稍花卉基地三期工程。三期工程新建花卉温棚5000间,占地500亩,建成后,大新镇康乃馨鲜切花年产量可达到6800万支,将成为全国第二大康乃馨基地。
  2010年,一期花卉基地502亩,共建设温棚4400间。2011年,建花卉基地二期700亩,新建温棚7000间,两个园区建成后,使新渠稍花卉基地形成一个“千亩万间”的大型花卉连片种植区。2012年,政府再投资近1200万元,进行三期基地建设,建花卉基地面积500亩,建温棚5000间。大新镇新渠稍花卉基地三期工程建成后,花卉基地规模将达到1702亩,该花卉基地的康乃馨种植面积、鲜切花产量将成为继昆明斗南花卉基地之后第二大基地。
  大新镇新渠稍花卉基地康乃馨种植品种已达10多种,农户在花卉企业的带领下成立花卉产业合作社,并由合作社组织销售。该镇生产的康乃馨30%在银川市销售,占银川市场康乃馨数量的90%左右。鉴于银川市花卉市场较小,花卉合作社在北京、郑州、乌鲁木齐、西安、兰州设立6个直销点,力争让大新镇70%的康乃馨走向省外,让银川花卉飘香区内外。
  菊花
  切花菊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其种类繁多、色彩鲜艳,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各国,在16、17世纪从中国引入原始品种后,即开始不断的品种改良,形成了今日切花菊产业化生产格局。
  切花菊发展现状
  菊花(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常用chrysanthemum,拉丁文 Flos Chrysanthemi),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其花瓣呈舌状或筒状。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切花菊的生产现状
  菊花虽然起源于我国,但是菊花的切花生产却在欧美国家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其原因之一是他们具有鲜切花的消费习惯,二是他们的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当然花卉生产也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比如从消费习惯上来讲,欧美人喜欢鲜切花,而我国人民则更喜欢菊花的盆栽艺菊。这也是菊花的鲜切花栽培技术和品种培育在欧美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当然我国在盆栽艺菊技术以及艺菊品种培育方面就要比欧美人高出一筹。
  今天,菊花已经成了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其栽培面积在主要花卉生产国荷兰有782hm2(1993年),意大利1127hm2(1990年),德国730hm2(1990年),英国为150hm2。日本人对于菊花情有独衷,在1994年菊花鲜切花生产面积已经接近6000hm2,切花菊产量将近20亿枝,生产额为1000亿日元,占切花总生产值的35%左右。我国的切花生产基本上从80年代开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极为迅速。目前虽然没有国家统计局的正确统计数据,据报道已经发展到7万hm2以上。其中菊花作为开路先锋,已经发展为我国四大切花之首。
  需求与生产 
  切花生产与种苗和种球的生产情况不同,没有季节之分。由于切花的商品价值在于新鲜、色泽艳丽、花型美观,并且四季需求,周年切花生产成了菊花栽培的主要方向。说是周年生产,但是经过详细调查之后会发现,市场对于鲜切花的需求并不是均衡的,市场需要鲜切花的数量根据不同季节差异很大。在我国新年和春节的需求量最大,然后是3~5月的春季,6~9月的需求量最少。总之冬半年的需求量要大于夏半年。
  生产须充分了解切花的需求行情,根据市场的需求特点,安排生产和采收时间。如想在需求量最大的时期采收,又会造成短时期的相对生产过剩,其结果是造成切花价格暴落。因此,必须通过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生产者通过协调管理来调节市场的需求和销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竞争和经济损失。同时,切花生产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充分了解气候环境变化,随时变化和调整生产安排是十分重要的。鲜切花几乎不具备储藏性,不能完全通过销售来调节,为了分散生产者的危机感,不能进行集中生产和集中销售,必须采取不同地区分散销售的生产经营策略。
  经营规模的确定
  生产规模的大小取决于经营者的生产战略。在欧美等国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从事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几乎没有雇佣人数超过100人的大型切花生产企业。在日本也几乎没有专业性切花生产企业,基本上是以农户为中心从事切花生产。虽然花卉生产的经营规模以需求或者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不会像工业生产那样,为了加大竞争力度,规模越大越有利。
  切花生产的产量概念与粮食作物不同,是以株为单位。也就是说产量非常高。在现代栽培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在同一块土地上可以每年重复种植菊花2.5~3.5次,而每次栽培的单位面积产量可以达到2.5~3万枝/亩鲜切花,所以每亩地年生产菊花数可以达到8~9万枝切花。另外,菊花的开花期比较集中,每亩地的3万枝切花可以在1~2周内全部盛开。所以种植面积的大小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量而定。如果栽培面积过大,采花数过多,并且在销售市场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生产过剩。
  了解市场和开拓市场, 首先,要了解生产的菊花将销往何处,然后要了解销售对象的城市人口以及其花卉购买力的预算状况。再分析不同品种的鲜切花销售比例,这样,就可以大体估算出菊花的需求量。当然还要了解销售对象的城市周围有几家花卉生产企业以及近邻花卉生产企业的切花产量,特别是了解他们的菊花的生产面积。根据其生产面积以及产量推算出他们的生产能力,最后决定自己的生产面积。 
  多大的经营规模才算是大、中、小型经营,其界限很难划分。在美国、丹麦、荷兰、德国、哥伦比亚等国,有一些生产苗木,同时还生产康乃馨、菊花等切花的大型专业企业,其经营规模大体在1.5~68hm2之间不等。由于其销售网络已经扩大到全世界,所以在短时间内可以销售出大量的鲜切花,不会造成产品的相对过剩。我国由于切花生产刚刚起步,还没有真正打入国际市场。普通市民的收入水平还不高,对于鲜切花的购买能力有限。建立大型生产企业,大面积生产菊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不符。失败的危险性相对很大。近几年采取小型经营还是最安全、最有利的经营战略。但就长远来看,我国人口多,市场潜力大,而且有一天我国的菊花鲜切花将走入国际市场,会有发展大、中型经营的趋势。  
  关于大、中、小型经营规模的生产面积划分,不同的国家均有不同的见解。在日本,凡是温室生产面积在500~1000m2的为小型经营,1000~3000m2的为中型经营,3000m2以上的为大型经营。对于我国来说,从目前的生产体制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专门企业经营和集体产业个人承包生产两种方式。如果用日本的划分标准来计算,也可以划分为大、中型经营。当然以个人承包来计算时又属于小型经营。如果以欧美的经营规模为标准,我们的经营还是属于中、小型经营。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这种中、小型经营规模是切合实际的。也只有这种中、小型经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小型经营将是我国花卉生产的主导生产体系。
  近年来,切花菊已发展成为国际商品花卉总产值中最高的花种。国际上切花的种植分为三大板块,供应欧洲市场的在非洲种植,供应美洲市场的在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种植,供应亚洲市场的在中国种植。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对菊花鲜切花的需求量猛增,开始从日本、荷兰等国引进切花菊品种和切花菊生产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切花菊产业迅速壮大,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长:1984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仅为1.4万公顷,到2000年达到14.8万公顷,到2006年达72.2万公顷,为2000年的4.88倍,为1984年的51.57倍;2004年切花菊的全国出口量为1300万枝,2005年达到3700万枝,比上年增长1.85倍。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切花菊出口量略有下降,但国内切花菊产业仍以异军突起之势,蓬勃发展,其生产技术达到了可周年供应的水平。已经形成以日、韩等国家为出口对象,以海南、上海、广州、青岛、大连等沿海地区为中心的出口切花菊生产基地群,并逐渐向内地延伸。
  切花菊发展前景
  如今,世界花卉业以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日本是世界上切花菊生产大国,占世界切花菊产量的50%以上,2004年日本生产切花菊20亿枝。日本也是切花菊消费大国,平均每天消费300-400万枝。但因劳动力成本较高、土地资源缺乏、冬天温度较低,日本国内菊花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菊花的生产逐渐向气候适合、生产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花卉的稳步增长及产业转移,为我国花卉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同时也正在成为新兴的花卉消费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赏花、养花、食花已成为许多人的爱好,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农业无税时代已经到来,这必将更大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投入到花卉事业中来,更加有效的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我国的花卉产业地位在不断提升,而菊花已发展成为国际商品花卉总产值中最高的花种,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将明显显现,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必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切花菊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产量居四大切花之首,具有花型多样、色彩丰富、用途广泛、耐运耐贮、瓶插寿命长、繁殖栽培容易、能周年供应、成本低、高产出等优点,综合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其本身特点,切花菊产业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菊花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花卉市场的主打产品和花卉产品中的“潜力股”,市场需求渐涨。据介绍,全球菊花年销量已达60多亿枝,销量最大的日本,年消费量超过20亿枝;我国菊花消费也呈逐年上涨趋势,年需求量近10亿枝,菊花有望成为又一主打切花品种。目前,云南省菊花种植面积2000亩,切花菊产量3000万枝,菊花新品种研发成绩不菲,已选育和储备了大批菊花新品种,其中有3个获得农业部授权,有1个在日本获得授权。但切花菊生产尚未形成规模,菊花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国际客商批量采购和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切花菊在全球不可或缺
  切花菊在世界鲜切花消费中为仅次于月季的第二大品种.欧洲切花菊年消费量约15亿支,总销售额为3.79亿欧元,美洲切花菊年消费量约8亿支,总销售额为1.6亿美元,日本切花菊年消费量超过20亿支,总销售额为10亿美元,中国切花菊年消费量约5亿支,总销售额为700美元.
  荷兰
  荷兰拍卖市场切花菊总上市量每年约15亿支,总销售额3.79亿欧元.其中单头菊约1.3亿支,均价每支约0.35欧元,年销售额约0.45亿欧元,多头菊约12.亿元,均价每支约0.25欧元,年销售额约3亿欧元,多头小菊约1.7亿支,均价每支约0.2欧元,年销售额约0.34亿欧元.
  日本
  菊花是日本销售量最大的切花品种,日本拍卖市场年平均销售菊花20亿支,占总切花销售量的30%以上,年销售额约1000日圆,折合约10亿美元.占切花总销售额的28%以上.单头菊花年销售量约10亿支,均价每支60日元,年销售额为640日元,折合约6.4亿美元.货源为主要日本本国生产,少量进口,进口总量约4000万支,占单头菊市场总量的4%左右.多头菊花年销售量约6亿支,日均价每支45日元,年销售额为270日元,折合约1.8亿美元.日本国除了自己生产多头菊以外,还从马来西亚和越南进口,日本每年从马来西亚进口多头菊约为4000万美元.由于周年气候稳定,产品质量高,马来西亚进口的多头菊在日本市场每支均价65日元,远高于日本本国生产的多头菊的价格.多头小菊年销售量约4亿支,日均价每支30日元,年销售额为120日元,折合约1.2亿美元.
  中国
  由于受品种引进限制的影响,我国市场切花菊的品种非常单一,仅有单头黄色、单头白色和少量多头菊,2008年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单头黄色、单头白色菊生产面积各2000公顷,产量各5.6亿支;多头菊生产面积499公顷,年产量1亿支,2009年,出口到日本的单头黄菊货值55.5万美元,白菊1028.8万美元;多头菊为111.1万美元.
  供应规模
  与其他鲜切花产品不同,切花菊的种苗供应不仅仅是依托于种苗生产企业,企业插穗自繁的种苗曾经是市场主流。近年来,随着产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菊苗生产也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目前国内50%的切花菊种苗由专业化菊苗生产企业提供,剩余的仍是农户或企业自繁,2011年国内切花菊种苗生产总量约为3.5亿株,其中1亿多株出口日本、韩国市场,近2亿株国内销售。
  销售概况
  与其它鲜切花种苗追求单株利润有所不同,切花菊种苗对生产规模也有较高要求,规模越大产品生产成本越低。以‘神马’为例,种苗企业的单株种苗价格为0.15元,而生产企业自繁种苗的价格为0.1元,通过技术引进,种苗企业采用的生根粉处理后的菊花苗质量有明显提升,切花菊出口企业几乎都采用了专业化生产的菊苗,菊苗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值得注意的是,菊苗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品质的竞争,利于产业发展。伴随着内销市场的强劲增长以及出口市场的缓慢回暖,切花菊种苗销售前景看好,生产及销售的增长量在5000万株左右。
  供应品种
  受日本市场需求的影响,‘神马’仍然是国内切花菊生产的主流,生产技术和供应市场已经逐步成熟,出口量也较稳定。除了单头菊以外,近两年小菊花束和多头菊在国内的生产比例也逐渐增加,小菊的生产比例约占10%,而且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以绿色品种‘安娜’为例,生产企业和批发商的利润空间数倍甚至数十倍高于普通品种,每扎10支的‘安娜’批发价高达20多元,零售价每扎达到40元以上,导致生产者趋之若鹜。  
  市场前景
  不断增加的生产成本迫使切花菊苗生产企业不断加大生产规模、提升品质,随着内销市场潜力的逐步开发,一些出口菊苗企业也开始转向内销,进而带动了国内菊苗生产企业向专业化发展。传统的自繁菊苗方式已经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并实现品种更新换代,因此,切花菊生产企业普遍转向购买菊苗并专心生产切花菊。现阶段,国内切花菊苗的生产基本维持着供求平衡,行业对品种和品质认识的转变也利于切花菊产业健康发展。
  唐菖蒲
  唐菖蒲(学名:Gladiolus gandavensis)原种产于南非。花茎高出叶上,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花色有红、黄色、紫、白色、蓝等单色或复色品种。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主要生产国为美国、荷兰、以色列及日本等。唐菖蒲为重要的鲜切花,可作花篮、花束、瓶插等。
  历史文化
  早在17世纪初叶,剑兰还野生于非洲好望角一带时,只被一些爱花如命的贵族太太所赏识,派人采回家居的花园栽培。1807年英国传教士威廉·赫伯特在主教庭园内用11种野生剑兰进行杂交,培育出3个花色漂亮的新品种。逐步传播到欧美各国。素有“百花王国”之称的荷兰,花商们优先把剑兰推向市场,其总产量仅次于国花郁金香。由于剑兰具有迷人的滋力,许多西方人士视之欢乐、喜庆、和睦的象征,每逢婚礼、宴会或名人互访所献的礼花都少不了它。尤其是美国许多家庭天天都要用来摆设。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在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举行答谢宴会时,美方特地从港、穗空运110O多枝新鲜的剑兰到北京;借以增进宴会的热烈气氛。
  中国是东方式插花流派的先行者。早在1599年明代袁宏道所著的《瓶史》已对插花的艺术美有过明确的论述:“插花不可大繁,亦不可太瘦(即稀疏之意),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那时还未有剑兰问世,但他这段说法对剑兰插花也非常适合。据中外插花高手认为,剑兰不论直插,斜插,长插,短插,都会表现风韵不凡,能够从容地由自然美升华到艺术美。故有些专家称赞它是插花领域里的“万能泰斗”。
  唐菖蒲别名剑兰(并非兰花,岭南人因其叶片似长剑而故名)、福兰、菖蒲、菖兰、扁竹莲、流星花、十样锦、太保花、十三太保。唐菖蒲享有“切花之王”的美誉。此花学名“唐菖蒲”,源于日本。日本人在非洲好望角发现它的花朵和叶片极像从中国引入的花菖蒲,故名“唐菖蒲”。唐菖蒲花朵绽放时,是从下往上开,花期长又节节升高,意味着福气吉祥,这就是它另一个名称“福兰”的由来。
  欧美国家古时候还认为唐菖蒲是武士屠龙宝剑的化身。开起花来气势不凡的唐菖蒲,在中国从古至今地位非凡。由于唐菖蒲如长剑,民间传说它是天师钟馗的宝剑,放在家里可以避邪,所以逢年过节必摆唐菖蒲。
  云南原本是国内唐菖蒲的主产地,2011年之前,斗南花卉市场的唐菖蒲切花日交易量有五六万枝,而2011年急剧缩减为0.5万至1.2万枝。“生产成本不断增长,而价格却提不起来,花农无利可图是唐菖蒲种植量快速缩减的主要原因”……
  月季、百合、康乃馨、唐菖蒲在上世纪90年代起被业界评为“四大切花”。如今20年过去了,前三大切花依旧引吭高歌,而唐菖蒲却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不仅种植量急剧减少,且终端消费者对其没落也无动于衷。唐菖蒲目前流于低端配花的地位,其种植户基本走薄利多销的套路,必须大量生产才能盈利。唐菖蒲究竟是怎么了,它的没落对业界是否有一定启示?
  利润压缩难以为继
  尽管唐菖蒲管理容易,且进口种球可以多代繁殖并保持良好性状,但进口种球价格的上涨依然对其生产影响颇大。在2009年之前,进口唐菖蒲种球每粒约0.1元,此后就上涨至0.3-0.4元,而成品切花每枝的平均价格才0.5-0.7元。现在仅有出口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唐菖蒲切花价格较高,单枝均价为1.7-2元.此外,土地租金、水电、资材费用、人工成本等不断上涨,更是加剧了唐菖蒲的投入和产出矛盾,大部分花农转向其他产出利润更高的品种种植。
  线性花材主角地位被替代
  唐菖蒲产量的缩减并未带来价格的抬升,这说明,唐菖蒲作为线性花材主角的地位已经被取代。现在除了比较大型的开业花篮和个人单扎购买,唐菖蒲的其他原有“领地”已被紫罗兰、金鱼草、飞燕草等新型线性花材“占领”。由于长期采用自繁种球生产,近年来唐菖蒲的质量有所下降,尽管唐菖蒲花莛长,花苞能有10余朵,但同时开放的仅有三四朵,观赏价值不如花朵密实圆整的紫罗兰、金鱼草和飞燕草。现在只有开业花篮和一些中老年买花者才会购买唐菖蒲。属于低价值的花材。
  唐菖蒲花葶过长,又十分硬实,只能作为单面观花束的背景材料,而现在更多流行的多面观圆形花束中就很难使用。往年长三角地区过年前流行赠送花蓝,唐菖蒲的用量较大,但现在由于物流难度大,逐步被盆栽花卉所取代。而丧礼花篮中也更偏向使用花朵密度更大的白色飞燕草和紫罗兰,使白色唐菖蒲的用量减少。
  不“进化”就会被取代
  每一种花材都有其市场定位,唐菖蒲从原本的量大暴利阶段降至现在的低端配花位置,也属正常的市场现象。随着现在线性花材的选择越来越多,紫罗兰、飞燕草、金鱼草等品质逐步提升,且颜色非常丰富。而唐菖蒲多年来品质和品种均没有进步,多代无性繁殖和低利润经营让花农无心钻研种植技术,因此被取代是必然现象。
  现在唐菖蒲在云南、辽宁凌源和长三角地区仍有零星种植,但大部分采用国产自繁球种植,而且红色、粉色的种植比例较高,黄色和白色较少。以出口的价格来看,高品质和花色新鲜的唐菖蒲并非卖不上高价,而且一些出口贸易商也在寻找高品质的唐菖蒲。往往很多时候是生产商自己的思路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唐菖蒲花型线条优美,在插花时叉称为线条花,在插花运用时,需充分利用其自身优点。突出其美、突出其自然的丰韵。传统的东方式播花.唐菖蒲多采用拉线务构图,一般多运用在直立式、倾斜。
  唐菖蒲切花花色艳丽丰富,花容极富装饰性,是国内外鲜花市场的大宗商品。